2022年,北京计量工作这么干

2022 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值此中国计量事业应对全球机遇和挑战,继往开来的重要时间节点,全国各地、各行业的计量工作主管部门将根据计量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担当责任,持续发扬精益求精的计量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2022 年计量工作怎么干?让我们听听全国各地、各行业计量主管领导的心声——
  2022年,北京计量工作这么干!
蓝月亮料精选资料
  李永华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

寄语————————

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监管效能,有力有效发挥计量支撑保障作用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计量工作在新形势下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北京市计量工作将重点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强计量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引领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首都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强有力的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产业计量技术创新能力

1.推进北京市产业计量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落实《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提升北京市产业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导意见》,支撑“三城一区”建设,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检学研用资”深度融合的产业计量技术创新,实施计量与标准、合格评定等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优化计量科技创新生态,提升计量服务首都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积极创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面向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计量测试服务需求,积极创建国家级、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产业计量测试体系。

3.选取支柱产业进行产业计量测试分析。选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展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测试分析研究。

二、聚焦推动“碳中和”,着力加强能源计量体系建设

4.开展能源计量审查。选取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和能效计量检测服务,开展《能源计量器具设置和管理规范 公共机构》标准研究。

5.提升数据中心能源计量基础能力。组织制定《能源计量器具设置和管理规范 数据中心》地方标准,服务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积极配合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构建市、区两级数据中心联席会议制度,指导数据中心按规范配备和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推动企业建设能耗在线计量管控系统,服务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6.开展能效、水效标识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能效、水效虚标问题,促进能效、水效标识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引导绿色消费。

7.为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提供计量标准支撑。组织制定《餐厨垃圾运输车辆称重系统技术要求》,为称重装置的配备使用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8.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市级专项监督抽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重点开展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其他食品六类商品监督抽查,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

三、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深化计量领域“放管服”改革

9.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措施。落实好国务院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取消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考核发证及强制检定,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政策宣传,做好工作衔接,确保本市创新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四、聚焦法治监管,着力守牢民生安全计量底线

10.健全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北京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加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管理。

11.高标准、高质量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做好计量技术服务。对冬奥会、冬残奥会涉及的公共场所安装和使用的人体测温设备,冬奥会定点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以及涉及场馆运行、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交通运输的计量器具,优先开展检定/校准,确保申请检测的测温设备、医疗设备和其他计量器具能够实现“随报随检”。

12.强化强制检定保障职责落实。完善强制检定工作和保障体系。各区健全大型衡器强制检定保障工作机制,实现对辖区内出租汽车计价器的强制检定工作全覆盖。

13.加强涉粮企业计量监督工作。不折不扣开展涉粮企业相关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严格落实财政经费保障。通过培训、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涉粮企业加强计量法规政策宣贯。

14.开展计量器具生产企业监督检查。掌握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基本情况,为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提供数据支撑,强化企业按照要求组织生产,不断提升计量器具产品质量。

15.开展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等领域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对水表、数字压力计、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4类计量器具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促进计量器具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本市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水平。

16.开展民生相关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对酒、糕点、化妆品、食用油、休闲食品、饮料、调味品等定量包装商品开展净含量监督抽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7.持续开展计量诚信网络平台治理。常态化开展网络销售作弊计量器具监管与清理工作,加强与网络平台沟通协作,形成持续打击违法行为工作态势。

18.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制定年度双随机检查计划,根据市场监管总局通知要求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维护市场计量秩序。

五、聚焦区域协同发展,着力提升计量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

19.推进京津冀区域计量工作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计量技术协同、能力共享、共研共建、资质互认,制定京津冀共建共享计量技术规范。研究“两检合一”强检证书互认,建立水表检定计量授权互认机制。以充电桩项目为重点,加强华北地区计量技术研究和交流合作。

六、聚焦基础建设,着力夯实计量服务保障能力

20.持续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力建设。加强计量技术资源的统筹规划,确保政府计量监管职责的落实和基础性、公益性量值传递与溯源服务的正常开展,各区局至少新建或改造1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完善出租车计价器、多参数监护仪、角膜曲率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装置。

21.开展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比对。组织数字心电图机、压力表项目计量比对,保障量值溯源准确。

22.强化对计量授权机构的监督检查。督促计量检定授权单位完善计量管理制度,规范计量标准器具等计量设施维护,提升体系运行管理水平,保证计量检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

23.培育“专业+计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联合相关行业部门、职业培训学院、学/协会等社会组织,重点面向高精尖产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计量技术机构联合开展计量培训,培养“专业+计量”复合型人才,孕育产业计量技术创新源动力。

24.加强多层次计量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分析当前北京市计量技术人员能力水平,鼓励法定和授权计量技术机构人员申请注册计量师。优化二级注册计量师注册管理系统,为计量工作做好高水平人才储备。完善北京市计量技术人员题库建设,提升题库质量。

25.提升计量数据应用效能。持续优化计量监督管理系统,推动计量监督管理系统与全市城市码管理平台对接,推动计量器具标识码由身份识别码向监管与服务应用码转变,提升计量器具检定数据质量,支撑强检计量器具“双随机”检查。

26.开展多种形式的计量宣传活动。拍摄计量宣传片,通过新媒体进行计量普法和科普,深入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开展计量进校园活动,增进社会对计量工作的了解与认知,引导公众正确使用计量单位,提升计量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09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