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深入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
民生计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计量量值准确是确保市场公平、实现放心消费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推动市场监管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计量工作中落地见效,市场监管总局深入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围绕眼镜配制、集贸市场电子秤、加油加气机、车用充电桩等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展开行动,打通计量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强化计量监管,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持续规范眼镜制配行业计量行为,确保“验、配”计量精准。采取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视力保护基本常识,引导消费者科学认识“近视不能治愈”,选择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同有关单位制定了《眼镜验光配镜服务质量规范》团体标准。安徽开展计量进校园、进眼镜制配场所活动,印制了8k镀膜《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发放至全省3225家眼镜制配场所。浙江截至目前共检查眼镜制配场所561个,检查计量器具999台件,查处违法违规门店及企业17家,督促整改11件。
三是聚焦商超、集市,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各地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综合执法的作用,重点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计价秤,严厉打击缺斤短两和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把“黑心秤”变成“放心秤”。浙江金华市探索“五个一”模式,即配置一组砝码,为各基层所全部配备经检定的标准砝码,让基层所的同志处于“子弹上膛”的状态;明确一名人员,明确每个基层所一名人员负责砝码保管和计量管理规范管理,确保砝码保存和使用规范;组织一系列培训,着重围绕“什么是计量”“民生计量的意义”“如何对付黑心商贩”三大主题进行专题培训;编制一本手册,对基层执法适用的简单的计量法律法规进行梳理汇总,编制一份电子手册,方便手机存储和随时查阅;研究一个课题,联合计量院对在用作弊秤的作弊特征进行汇总,研究电子软件识别系统,以配合砝码进行现场检查。“五个一”模式的实施,提升了电子秤计量监管能力,营造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